文章來源:食研匯FTA
2月1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甜葉菊多酚等20種“三新食品”的公告》。甜葉菊多酚等5種物質正式成為新食品原料,二丁基羥基甲苯(BHT)等8種物質正式成為食品添加劑新品種。

圖源:國家衛生健康委
1. 甜葉菊多酚成為新食品原料
甜葉菊多酚是以菊科甜菊屬植物甜葉菊(Stevia?rebaudiana?Bertoni)的葉為原料,經乙醇提取、過濾、純化、濃縮、干燥等工藝制成(總多酚≥40?g/100g)。甜葉菊原產于南美洲巴拉圭和巴西交界的高山草地,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引入我國,目前在我國河北、甘肅和山東等地區種植。甜葉菊的葉在日本和韓國作為普通食品原料;在歐盟和美國作為膳食補充劑;在我國有長期食用歷史,作為普通食品管理。本產品推薦食用量為≤500毫克/天(以總多酚含量40g/100g計,超過該含量的按照實際含量折算)。

圖源:國家衛生健康委
甜葉菊多酚是甜菊糖苷生產過程中的豐富副產物,甜葉菊多酚約占干燥甜葉菊葉的 2–4%,主要包括綠原酸、咖啡酸、槲皮素等成分。這些活性物質在甜葉菊葉片中含量豐富,通過先進的提取純化技術可獲得高純度產品。隨著甜葉菊多酚正式成為新食品原料,這也為甜葉菊新食品開發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圖源:pixabay
2. 甜葉菊多酚的多種功效
抗氧化:甜葉菊多酚(含有 50% 綠原酸)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是葡萄籽提取物的10.6 倍,比野生藍莓高119 倍。它能抑制魚油中氫過氧化物的形成,對三文魚醬的品質和保質期有保護作用。甜葉菊多酚還有助于抑制冷藏鮭魚醬中的初級和次級脂質氧化以及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甜葉菊多酚等酚類化合物能夠中和自由基并螯合過渡金屬離子,從而阻止自由基的形成。
抗炎:研究發現,含有甜葉菊多酚的甜葉菊葉提取物對黃嘌呤氧化酶和脲酶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改善四氫葉酸、佛波醇 12-肉豆蔻酸酯 13-乙酸酯引起的炎癥。簡而言之,甜葉菊多酚可能是一種具有抗炎作用的強效多酚。
抗菌:Ortiz-Viedma 等人研究了甜葉菊多酚對冷藏鮭魚醬在保存過程中的抗菌活性。結果表明,甜葉菊多酚可用作食品防腐劑和抗菌劑。甜葉菊多酚的甲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細菌表現出不同的抑制作用。這說明甜葉菊多酚可用作抗菌劑。這是因為甜葉菊葉中多酚的主要成分包括綠原酸,它對典型的革蘭氏陰性食源性致病菌具有抗菌活性,可作為抗菌劑應用于食品工業,以確保食品安全和衛生。
抗糖尿病:用甜葉菊全葉粉和甜葉菊多酚治療大鼠,與對照組相比,用甜葉菊多酚治療的大鼠血糖、丙氨酸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降低,胰島素水平升高。但用甜葉菊纖維治療的大鼠血糖水平沒有降低。這說明甜葉菊多酚可以預防大鼠鏈脲佐菌素誘發的糖尿病,降低氧化應激風險,改善肝腎損傷。使用甜葉菊多酚來強化乳清分離蛋白(WPI),結果發現添加 0.2% 甜葉菊多酚的 WPI 比未強化的 WPI 具有更明顯的抗糖尿病作用,這主要體現在鏈脲佐菌素誘發的糖尿病動物的血糖控制方面。
抑制消化酶:多酚對消化酶的抑制作用是多酚具有抗肥胖作用的機制之一。甜葉菊多酚能夠以劑量依賴性方式抑制兩種碳水化合物水解酶(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另外,補充甜葉菊提取物可降低喂食高脂飲食的小鼠血清和肝臟三酰甘油水平?,喂食高脂飲食且添加甜葉菊提取物的小鼠體內的肉堿水平有所增加,而肉堿在脂肪酸代謝中起著重要作用。
3. 甜葉菊的市場應用
作為一種天然代糖,甜葉菊在減脂或控制血糖水平群體中越來越受歡迎,從而創造了巨大的市場機會。Grandviewresearch市場數據顯示,2023 年全球甜葉菊市場規模為 5.134 億美元,預計 2024 年至 2030 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 11.9%。
與合成添加劑相比,甜葉菊多酚具有天然、安全、功能性強等優勢。其良好的水溶性和熱穩定性,使其在食品加工過程中能夠保持活性,為功能食品開發提供了可靠保障。不過目前甜葉菊多酚的應用較少,市場相關產品主要體現在甜菊糖苷的應用。

圖源:Amazon
Natvia甜菊合生元中含有0.6%的有機甜菊糖苷,它不僅能為咖啡等飲品提供甜味,還能支持腸道健康。

圖源:tes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