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植提橋
近年來,隨著全球范圍“回歸自然”理念的不斷升溫,天然植物提取物越來越受到食品、醫藥、化妝品、保健品等行業的關注和推崇。據西安海關統計,2024年1-4月,陜西出口植物提取物5342噸,貨值6.9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2%和26.1%。
為助推陜西植物提取物產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底陜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陜西省食用植物提取物生產許可審查方案》,現在已經正式施行!

圖源:陜西省市監局官網
陜西此次政策,絕非簡單的“身份認證”,而是從根源上重塑行業規則:
突破一:精準分類,首次將植物提取物歸入“其他食品”類別(編號3101),明確其食品原料屬性。品類明細歸為,其他食品:食用植物提取物(標準或公告中的名稱)。允許使用的食用植物清單嚴格限定為藥食同源、新食品原料等,既保障食品的安全性,又為產品創新劃清邊界。
突破二:生產門檻升級,淘汰‘小散亂’‘固體飲料分裝合法’,要求企業必須擁有完整生產線,禁止分裝模式,從源頭杜絕“貼牌加工”。
突破三:全程溯源,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到出廠檢驗,全鏈條安全數據可追溯。未來,隨著數字標簽的推行,消費者掃描二維碼即可查詢產品“前世今生”,食品安全信任會得到緩解。
突破四:新規抬高了食用植物提取物行業的資金和技術門檻,具備提取工藝、成分研究能力的企業將脫穎而出。原料領域技術派企業上位,行業競爭焦點從“低價”轉向“高純度、高活性、定制化”。
目前,湖南、廣東、云南等植物資源大省已在觀望。陜西推行成功,國家層面有望出臺統一標準。長遠看,行業將告別“一省一策”,邁向規范化、國際化,為提取物出口歐美高端市場鋪路。
陜西的新規,看似只是解決了一個分類問題,實則是國內天然食品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縮影。

20世紀80年代初,基本完成工業化的歐美等發達國家掀起了回歸大自然的潮流,人們對具有副作用的化工合成產品關注度和排斥度逐漸上升,對天然、安全的植物提取物好感回歸、大為推,行業應勢興起。1994年,美國頒布了《膳食補充劑健康與教育法》,正式接受植物提取物作為一種食品補充劑使用,植物提取物行業迅猛發展起來。
人類“崇尚天然,回歸自然”的呼吁聲越來越高,無論是在養殖端,還是在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行業,植物提取物行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已經體現出了無與倫比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