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醫藥經濟報
免疫抑制劑大品種再掀仿制熱潮,本土企業紛紛入局,仿制過評接連不斷,數億元重磅賽道競爭趨于白熱化!
近日,根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公示信息,齊魯制藥提交的4類仿制藥環孢素軟膠囊獲批并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此次,齊魯制藥的順利獲批,成為國內該品種的第五家仿制藥企。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一款重磅大品種,環孢素軟膠囊此前已有華北制藥、江蘇信孚制藥、麗珠制藥、杭州中美華東制藥四家企業仿制過評。此次,齊魯制藥的第五家過評將進一步拓寬其在免疫抑制劑藥物領域的管線布局。隨著未來通過一致性評價品種數量的增加,免疫抑制劑的競爭態勢也會進入更為激烈的階段。
本土巨頭強勢入局免疫領域再添新員
近年來,隨著器官移植手術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人數的增加,對于免疫抑制劑類藥物的臨床需求呈現出增長態勢。免疫抑制劑是指任何能降低機體免疫反應的藥物,這些藥物通常針對體液或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的一個特定點,可用于治療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介導性疾病。在原發性疾病中,免疫抑制劑被用來調節機體自身的免疫反應,從而抑制與免疫反應相關細胞的增殖和功能,降低免疫應答。當確定繼發免疫介導疾病的原因時,初始治療應是停止誘發因素或治療潛在疾病。
環孢素作為一款臨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劑,主要用于預防和治療骨髓移植時發生的移植物抗宿主反應,同時還適用于預防同種異體腎、肝、心、骨骼等器官或組織移植所發生的排斥反應,在臨床上也廣泛適用于內源性葡萄膜炎、銀屑病、異位性皮炎、類風濕關節炎和腎病綜合征等。
環孢素分子結構圖
從藥理角度分析,與其他免疫抑制劑相比,環孢素可延長同種異體器官(皮膚、心臟、腎臟、胰臟、骨髓、小腸和肺)移植的存活時間;能抑制淋巴因子(包括IL-2)的合成和釋放、阻斷淋巴細胞生長周期中的G0期和G1早期階段;不抑制紅細胞生成,亦不影響吞噬細胞功能;使用環孢素患者與使用其他免疫抑制劑患者相比感染發生率較低。
據悉,齊魯制藥本次獲批的環孢素軟膠囊為一款自微乳化制劑,生產工藝先進且穩定,解決內容物易氧化、膠囊溶出不穩定等多種問題,且具有兒童防護功能。此前,齊魯制藥于2021年啟動環孢素軟膠囊的開發,并采用中美同步注冊申報策略,2023年10月申報生產,2024年通過國家藥監局NMPA和美國FDA現場核查。
據悉,軟膠囊作為一種新型的口服制劑類型,具有掩蓋藥物不良嗅味、提高藥物的穩定性、使液態藥物固體化方便服藥等優點,同時其生物利用度高、含量準確、均勻性好,常作為刺激性藥物、油狀藥物、易氧化藥物、揮發性藥物、疏水藥物的有效遞送系統。值得一提的是,此次齊魯制藥仿制過評的環孢素軟膠囊不僅是國內在環孢素軟膠囊仿制賽道上的第五家企業,還是齊魯制藥自身研發管線布局中獲批上市的第六款軟膠囊制劑。
自2025年以來,齊魯制藥在仿制藥領域持續發力,布局廣泛涉及抗腫瘤、血液瘤以及抗HIV類藥物等領域,通過多款首仿藥物的獲批進一步鞏固了其在國內仿制藥市場的領先地位,并對原研藥市場格局形成顯著沖擊。
在抗腫瘤領域,齊魯制藥的伊布替尼片(BTK抑制劑)于2025年1月獲批上市,成為國內該劑型的首仿藥物,打破了原研藥Imbruvica(強生/艾伯維)在國內的獨占局面。2023年,伊布替尼的全球銷售額突破68億美元,國內市場也持續增長,齊魯的仿制藥上市不僅降低了患者用藥成本,還為后續仿制藥企業(如雙鷺藥業、華東醫藥等)的布局提供了競爭標桿。

在血液瘤領域,齊魯制藥的枸櫞酸伊沙佐米膠囊(蛋白酶體抑制劑)于2025年2月獲批首仿,填補了國內該劑型的空白。原研藥由武田制藥開發,主要用于多發性骨髓瘤治療,國內市場需求潛力巨大。齊魯的仿制藥上市后,預計將進一步分化原研市場份額,推動價格下降。

此外,在抗艾滋病領域,齊魯制藥的恩曲利匹丙諾片(三合一復方制劑)作為國內獨家首仿藥,于2024年7月獲批,搶占原研藥Odefsey(吉利德)尚未進入中國市場的先機。該藥2023年全球銷售額達13.5億美元,其仿制藥的推出不僅提升了用藥可及性,還通過單片復方設計優化了患者依從性,為國產抗HIV藥物市場注入新活力。

截至發稿,今年已有6款藥物(含子公司)獲批并視同過評(見下圖歸納)。其中,枸櫞酸伊沙佐米膠囊和伊布替尼片為首家過評品種。此外,齊魯制藥還有注射用阿莫西林鈉克拉維酸鉀、諾西那生鈉注射液、馬立巴韋片、注射用鹽酸美法侖、糠酸氟替卡松鼻用噴霧劑、艾氟洛芬貼劑6個品種以新注冊分類提交上市或臨床申請。據悉,以上6個品種在國內均無首仿過評,齊魯制藥有望在將來斬獲多款藥物的首仿及首家過評。

【2025年齊魯制藥仿制過評藥物匯總】
業內觀點分析認為,齊魯制藥的布局策略凸顯了其對高價值原研藥專利到期窗口期的精準把握,尤其在血液瘤、多發性骨髓瘤和艾滋病等治療領域。未來,隨著諸多核心原研藥專利于近年到期,齊魯有望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推動國內仿制藥市場形成“原研-創新藥-仿制藥”三足鼎立的競爭格局。
本土藥企群雄并起原研諾華或遇圍攻
環孢素原研藥由瑞士諾華制藥(Novartis)研發。其最早于1994年在德國上市(商品名為“新山地明”,Sandimmune Neoral),后于1995年7月,獲得美國FDA批準上市;在中國市場,諾華的環孢素軟膠囊于1996年獲批上市。其適應癥為用于預防器官移植排斥反應及骨髓移植中的移植物抗宿主?。℅VHD),同時適用于內源性葡萄膜炎、銀屑病、異位性皮炎、類風濕關節炎和腎病綜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療。
針對諾華原研進駐國內市場帶來的進口原研壓力,國內已經有很多企業布局仿制,早在1996年中美華東在國內首家仿制上市。2019年1月,華東醫藥股份全資子公司杭州中美華東制藥(簡稱:華東制藥或中美華東)收到NMPA批準簽發的《藥品補充申請批件》,中美華東生產的環孢素軟膠囊(50mg、25mg)通過一致性評價,成為首家通過一致性評價的企業。自仿制過評上市以來,中美華東的市場份額逐漸增長,不斷擠占原研諾華的份額,并于2016年成功超越諾華成為本土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
華東醫藥表示,免疫類產品是公司獨具特色和有較強競爭力的產品線。公司在免疫疾病藥物領域布局的三個主要品種環孢素、嗎替麥考酚酯、他克莫司均為臨床一線用藥品種,并多為聯合用藥。值得一提的是,環孢素進入了2012版和2018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7版國家新醫保目錄取消了環孢素軟膠囊適應癥使用限制。作為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和醫保品種,華東醫藥的環孢素軟膠囊首家通過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有利于以更好的性價比進一步提升公司該產品的進口替代,鞏固并擴大市場份額。
2019年11月,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北制藥)正式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批件,環孢素軟膠囊(25mg50mg)兩個規格經審評通過了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表明環孢素軟膠囊在質量與療效上達到與原研藥一致的水平。同時,華北制藥也成了繼華東醫藥環孢素軟膠囊仿制過評的后第二家企業。
據悉,環孢素軟膠囊是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重點培養的產品之一,也是華北制藥免疫抑制劑全產業鏈的重點產品。產品自上市以來,品質和療效得到醫療專家和患者的廣泛認可,近幾年,產品市場銷量持續提升,在國內市場銷售排名占第三位。華北制藥免疫抑制劑家族除環孢素軟膠囊外,還擁有西羅莫司、嗎替麥考酚酯、咪唑立賓等不同藥物,為廣大器官移植術后治療及罕見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2023年3月,NMPA發布最新一批藥品批準證明文件送達信息,麗珠集團的環孢素軟膠囊通過一致性評價,成為該品種第3家過評的企業。

2024年6月,信孚制藥順利完成環孢素軟膠囊通過一致性評價后的首次生產,該產品將全面投放市場。據信孚制藥新聞稿消息,本次生產是信孚制藥環孢素軟膠囊過評后的首次生產,產品包裝也采用了新版設計樣式,并添加有一致性評價標識。同時,信孚制藥為國內該品種仿制過評的第四家企業。
信孚制藥環孢素軟膠囊為自微乳化制劑,獲準通過的一致性評價是按已上市產品未變更處方工藝申請,也是國內唯一沿用多年連續在產的處方工藝過評的環孢素軟膠囊產品。此次獲批的藥品有效期為36個月,是目前唯一直接獲批超過24個月的已過評環孢素軟膠囊產品。
作為重磅大品種,環孢素軟膠囊自上市以來便在國內市場展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據米內網數據顯示,2017年環孢素膠囊劑在中國城市公立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城市社區中心及鄉鎮衛生院(簡稱中國公立醫療機構)終端銷售額13.61億元,同比增長10.79%。中美華東環孢素軟膠囊在國內環孢素制劑市場份額超過45%,超過原研藥市場份額。

當前,仿制藥企業通過價格優勢、本土化渠道和醫保政策支持,正在加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我國環孢素軟膠囊市場競爭格局近年來呈現仿制藥快速崛起、原研企業份額受擠壓的態勢。曾經原研企業雖憑借品牌和技術優勢長期占據高端市場,但國內仿制藥企業通過一致性評價加速布局,逐步打破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