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紅星新聞
從原料藥到高端制劑,從“出海授權”到產品出海;從0到有,從有到多……作為成都醫藥健康產業重要承載地,近年來,天府國際生物城的創新產品已進入密集“收獲期”。除了前沿技術頻頻取得突破,誕生多個“全球首個”“全國首個”;近期越來越多的“生物城造”藥械產品開始踏上出海征程,受到市場矚目。
11月8日,成都傳媒集團組織旗下媒體赴天府國際生物城調研采訪,挖掘成都生物醫藥產業加速“鏈接”國際的經驗。

?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訪企業:
創新是企業持續壯大的關鍵
“苑東生物已經有兩款獲得美國上市批準的產品,迎來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又一里程碑!”苑東生物董事長王穎透露了企業發展的最新進展。
9月19日下午,隨著滿載著鹽酸尼卡地平注射液的冷鏈車從苑東生物總部基地緩緩駛出,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首個化學制劑出海產品正式進入國際市場。13天之前,苑東生物全資子公司碩德藥業收到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簽發的ANDA批準通知,批準公司產品鹽酸尼卡地平注射液在美國上市銷售。一年之前的9月,碩德藥業通過FDA現場檢查,11月鹽酸納美芬注射液獲批。
接連在國際市場有所斬獲,意味著苑東已從藥品研發、注冊、生產、營銷全鏈條建立起一個完整的國際化體系。這樣的體系建立,需要初心,也需要堅韌。
2006年,苑東生物在成都高新區創立,用18年的時間成功打破高端藥品的國外壟斷。王穎表示,苑東生物始終堅定實施國際化三步走戰略,第一步是原料藥國際化,第二步是高端制劑國際化,第三步是創新藥國際化。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鼓勵生物醫藥產業從仿制跟隨走向自主創新、從進口轉向國產替代、從國內走向國際,苑東生物朝向這一目標加速突破。
“我們感受到,創新才是企業持續壯大的關鍵,”王穎表示,近三年來,苑東生物的研發投入占營收比重均保持在20%以上,建立起了新型藥物研究、緩控釋制劑、小分子AI設計等核心自有技術,至今已成功上市50余個制劑產品,其中多個品種在國內首家上市。

?
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
探園區:
“一站式”服務助力更多產品走出國門
截至目前,天府國際生物城內包括威斯津生物、康諾亞在內的眾多家企業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出海”。威斯津生物研發的“WGc-043 注射液”,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新藥臨床試驗(IND)批準,成為全球首個獲批開展臨床試驗的EB病毒相關腫瘤的治療性mRNA疫苗;康諾亞全球首創ADC藥物CMG901與阿斯利康簽署11.88億美元“出海”大單……
迎接“出海”大爆發,園區做了什么?
看數據,能一窺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的實力:目前這里累計落戶項目超360個,總投資1400億元,培育推動6家企業成功上市,引進高素質產業人才18000余人;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科研型功能平臺86個,在研藥械品種190個……
“產業園區作為產業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不僅能吸引企業形成集群效應,還通過合理調配資源、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及增強公共服務效能,驅動整個產業持續穩健地邁進。”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在本月初揭曉的“2023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上,成都高新區連續多年穩居中國生物醫藥園區競爭力排行榜第一梯隊。
僅以供應鏈為例,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提供的“全鏈條”“門到門”“一站式”服務,就為國際化制劑產品構建一個高效、專業的全球供應鏈體系,實現生物醫藥“大進大出、快速通關”。
“在全力構建生物醫藥供應鏈服務中心的基礎上,我們聚焦于優化倉儲服務水平、提升通關服務效率、增強企業國際標準化競爭力等多個維度,全面提升生物醫藥供應鏈的服務效能。”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更多產品走出國門,以天府國際生物城為代表的成都生物醫藥產業也在加速邁向萬億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