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科研人員開發了一種自動化緩沖液管理系統(BMS),包含緩沖液體積監測、庫存補充、緩沖液制備和運輸系統等多項功能。2023制藥原料展CPHI獲悉該系統能夠連續10天穩定為下游生產設備提供高品質高產量的緩沖液,較之前人工操作,效率有了極大得提升。
?
生物制藥純化過程中的緩沖液通常需要操作員手動執行,當長時間連續生產時,該環節往往便成了瓶頸。
隆德大學重新研究配置了色譜系統,來配置緩沖液以實現長時間不間斷的藥物生產。在此之前,并沒有相關操作設備,能夠自動制備與輸送緩沖液。
?
系統中引入的數字物理模型,可以處理一個或多個生產線所必需的緩沖液,能根據預先指定的配方配制相應的緩沖液,還能對緩沖液體積、緩沖液處理順序以及緩沖液制備和交付進行自動監控,無需操作員輸入,實現了全自動操作。
開發人員在測試系統時,將其與下游設備整合為一體,在10 天的試運行中交付了 38 升緩沖液,2023制藥原料展CPHI獲悉,這僅占其容量的 20%。根據測試中的表現,如果滿負荷運行,每天可以準備約18升。而滿負荷運行可能會導致緩沖區周轉區域不夠,因此團隊又增加了智能隊列排布,根據緩沖區需要的時間進行優先級排序,更進一步提升生產效率
?
研究人員表示,系統不僅能提升生產效率,還能減少因人工操作帶來的原材料浪費,為將來可持續性發展提供保障,團隊也對系統未來參與更加密集的工業生產持樂觀態度。
2023制藥原料展CPHI基于分享行業資訊的目的轉載本文章,不代表我公司支持文中所述的觀點,也不為全文負責真實性,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